2023年2月27日—28日,由国家版权局、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版权局、成都市人民政府承办,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中国版权协会等单位协办的第七届中国网络版权保护与发展大会四川省成都市成功举办。
2023年2月27日—28日,由国家版权局、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版权局、成都市人民政府承办,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中国版权协会等单位协办的第七届中国网络版权保护与发展大会四川省成都市成功举办。本届大会以“新征程 新作为 新跨越”为主题,同时还举办了软件正版化创新发展论坛和网络视频、网络音乐、技术创新、区块链+版权、图书领域版权保护等配套活动。在28日的区块链+版权示范应用论坛期间,国家版权局网络版权保护研究基地重磅发布《2021年度中国网络版权保护报告》(下称《报告》),并在网络版权保护获得新突破版块提出DRM数字版权管理技术发展情况,对加快DRM技术应用部署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
新征程、新作为:《2021年度中国网络版权保护报告》发布
近年来,我国版权事业实现突破性进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在推动文化繁荣、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版权法治化水平显著提升,版权保护环境持续向好。
2021年,是我国著作权法实施三十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国版权事业进入发展新纪元,网络版权保护工作取得一系列重要成就。通过加大原创内容的版权保护力度,我国提升对重点业态、重点领域网络版权问题的治理强度,切实推动网络版权保护实现新突破。
《报告》提及网络版权保护在报告年度的多项重要成果。包括顶层设计与法律制度不断完善、“行政+司法”双轨制效能持续发挥等。在网络版权保护亮点热点一节,《报告》指出了体育赛事转播版权保护成效显著、数字音乐市场版权秩序得到规范、视听作品版权保护力度大幅提升、IPTV/OTT大屏市场版权环境逐步改善、“元宇宙”版权保护问题备受关注、DRM数字版权管理技术等6项亮点热点。
新跨越、新未来:ChinaDRM已成为网络版权保护的重磅利器
DRM(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即数字版权管理技术,主要通过对数字内容进行加密传输,并对合法用户发放对应的密钥与授权来实现高价值数字内容的安全流转,可以帮助内容制造商、视频播出平台、运营分发商在播出视频之前进行加密保护,大概率降低侵权可能性,阻止了数字内容的非法传播。DRM技术的使用将使各个平台的内容提供商们,无论是因特网、流媒体还是交互数字电视,提供更多的内容,采取更灵活的节目销售方式,同时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
ChinaDRM是中国主导的领先DRM技术标准,从技术、管理、法律等多个层面建立了视音频内容数字版权保护产业化生态,能够切实保障数字媒体产业的安全。2019年7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了GY/T 277-2019《视音频内容分发数字版权管理技术规范》;2021年2月,国家广电总局办公厅发布《视音频内容分发数字版权管理标准体系》(广电办发〔2021〕45号),覆盖有线数字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互联网视频等音视频内容分发数字版权管理;2021年8月,寰宇信任(北京)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作为ChinaDRM的信任管理中心和生态运营中心,负责推进ChinaDRM在国内外的广泛推广和应用。
ChinaDRM凭借其良好的开放性和健壮性得到了好莱坞、央视等国内外主流内容商的高度认可。2022年12月在第四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主办的影视数字版权管理国际高峰论坛上,中国电影著作权协会、中国电影放映发行协会、美国电影协会等20多家机构联合发布了《影视产业界推进ChinaDRM数字版权保护联合倡议书》,倡议影视内容网络发行方应通过符合ChinaDRM数字版权保护标准的渠道和终端发布高质量内容,并提出内容保护相关要求。
截止2022年底,腾讯视频、爱奇艺、芒果TV、中国移动咪咕、中国电信数字生活、华为视频等12家视频服务商已经完成了ChinaDRM系统部署,并投入商业运营,将其广泛应用在了北京冬奥会、卡塔尔世界杯等顶级赛事直播场景,及好莱坞大片、热播剧等高价值内容点播场景。在终端方面,ChinaDRM已覆盖1.6亿部手机和OTT大屏终端,并开始进入车载屏、VR等新型屏显终端,产业生态正向着全领域、规模覆盖的方向快速成长。
面向未来,我国将通过不断完善相应政策与配套法律法规、创新行政与司法保护机制、加强技术创新与运用,持续夯实网络版权保护法制基础,提升网络版权治理水平。与此同时,也要全面加强数字内容版权保护生态建设,通过加大原创内容的版权保护力度,切实推动网络版权保护实现新突破,更大程度发挥DRM技术的功用,推动网络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数字媒体产业的高质量发展。